雙膦酸鹽(bisphosphonates,BPs)是用于各類骨疾患及鈣代謝性疾病的一類新藥物。能特異的與骨質中的羥膦灰石結合,抑制破骨細胞活性,從而抑制骨質吸收。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,變形性骨炎,惡性腫瘤骨轉移引起的高鈣血癥和骨痛癥等。
雙膦酸鹽類藥物用于治療骨 質疏松癥,變形性骨炎,惡性腫瘤骨轉移引起的高鈣 血癥和骨痛癥等。特別是"以骨量減少和骨結構破壞為特征而導致骨脆性和骨折率增加"的骨質疏松癥。
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,骨破壞也是各種實體瘤(如乳腺癌)和造血系統(tǒng)惡性腫瘤的常見并發(fā)癥,可引起高鈣血癥和骨痛等。因此,對骨代謝異常疾病的防治已引起醫(yī)藥界廣泛的關注。
Compston和Eastell指出雌激素替代療法可作為骨質疏松癥的藥,但有致宮內(nèi)膜癌、乳腺癌及血栓癥之慮。而雙膦酸鹽類藥物則是雌激素替代療法的替代藥。
下面讓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雙膦酸鹽的藥代動力學
雙膦酸鹽口服很少吸收,含鈣和鐵的食物影響其吸收。如咖啡、橙汁可使阿侖膦酸鈉吸收減少60%,食物可使其生物利用度減少40%,反之增加胃pH值,可使其生物利用度增加200%。
它們的生物利用度約1%~10%。血液中的t1/2約15~60 min。口服劑量的20%~50%滯留在骨礦化部位,其余部分由尿排出。依替膦酸鹽進入骨的速率約與鈣及磷酸鹽的進入速率相當。藥物的分布容積為0.3~1.3 L/Kg。大多數(shù)雙膦酸鹽能長期保存在骨組織中。因此它們在骨中的t1/2很長。
氯膦酸和帕米膦酸的骨內(nèi)t1/2分別為120 d和300 d,阿侖膦酸排泄極為緩慢,其殘留物的半衰期可長達10年。各雙膦酸的其他的藥動學參數(shù)也不盡相同。如氯膦酸和帕米膦酸骨內(nèi)分布分別為30%和67%,而阿侖膦酸鹽口服后1 h就有給藥量的90%被骨攝取,并在骨組織中保持高濃度達72 h。
以上3種藥物尿中的排泄分別為80%(48 h內(nèi)),20%~55%(72 h內(nèi))和50%(72 h內(nèi))。氯膦酸鹽和帕米膦酸鹽的蛋白結合率分別為5%~7%和54%。在動物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有極微量的雙膦酸鹽分布在骨外組織,如肝、脾和其他組織。
這可能是被網(wǎng)織內(nèi)皮細胞吞噬的鈣復合物所致,但人類幾乎無此種情況存在,因為雙膦酸鹽迅速被清除體外。口服雙膦酸鹽劑量的66%左右直接由腎清除,其中95%以上經(jīng)腎排泄,還有少量經(jīng)腎分泌。